信息详情

首页 > 信息详情

课题观察案例3
[发布时间2022年7月5日]

十四五苏州市立项课题《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本土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观察案例

丝瓜络的妙用

                                      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 周莹

案例背景: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旁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展开其他活动。如今,越来越多的美术活动讲究新材料、新技巧,多种多样的方式层出不穷,而我们在着眼于这些多姿多彩的方式的背后,又挖掘了最原始和最环保的废旧材料和自然资源。孩子们在充分感受了自然资源和变废为宝的乐趣之后,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材料,并且更加投入其中。

丝瓜络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自然材料,对于孩子们的美术活动也一直发挥着特殊又有趣的作用,孩子们会将丝瓜络的横截面沾取颜料进行拓印,可是美工区的丝瓜络除了拓印就一直搁置着,玩久了拓印,孩子们就将丝瓜络冷落在一边了,可是这明明是一种独特又自然环保的材料,为什么不多多加以利用呢?

在学习与领悟深度学习理论中,我们开始关注学习过程中幼儿是如何真实地解决问题、如何运用已有经验建构新经验,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及多种经验的发展。同时,也渐渐发现有些材料在美工区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个小小的丝瓜络,孩子们也可以延伸出许许多多的火花。

于是我决定通过观察,对孩子们进行一定的指导,让丝瓜络在孩子们的点子中重新散发它独有的魅力。

实录一:

孩子们之前上过一节活动,用切片的丝瓜络拓印蒲公英,所以剩余的丝瓜络便被放在了美工区的材料收集站。孩子们明显对于这节活动依旧念念不忘,他们拿出剩余的丝瓜络切片,又一次倒出白色颜料进行拓印。结果不巧的是,白色的颜料用完了,孩子们一瞬间不知所措,突然有个孩子说:那就用别的颜色好了!于是出现了黄色的、绿色的各种颜色的蒲公英,孩子们很开心,互相嬉闹着,取笑别人变色的蒲公英。

案例分析:

孩子们刚开始是循规蹈矩利用白色颜料,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拓印的,但是出现没有颜料的时候,他们自己开始尝试别的颜色,结果有了更惊喜的发现,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拓印,出来的效果也完全不同,有的孩子说像雏菊有的说像蝴蝶花,一下子打开了创作的种类,而并非是单一的蒲公英了。但是随着每次拓印出来都是花朵,孩子们使用丝瓜络每次都是拓印花朵,使用的方式便十分单一。

讨论与思考:活动后,孩子们和我一同提出了疑问:通过换了颜料的颜色,我们都是拓印不同的花朵,那丝瓜络还可以怎么玩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想出了最最简单的办法,可以平铺拓印,作为一幅画的背景,还可以给丝瓜络穿上好看的衣服,于是孩子们决定下一次区域活动的时候试一试给丝瓜络上色。

实录二:

这一次,几个女孩子开始尝试之前的想法,给丝瓜络上色。她们选择了最普通的蜡笔,但是几笔之后,她们丝瓜络的表面异常粗糙,根本不能上色。于是,一个女孩子带头使用颜料,但是颜料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她们尝试了加水的颜料,发现太稀薄,无法上色,又尝试了厚颜料,虽然上色了,但是效果并不好看,孩子们显然很不满意。这几种办法纷纷失败,这时候,一边玩橡皮泥的孩子不小心把橡皮泥掉在了一边的丝瓜络上,刚想拿下来,一个女孩眼睛一亮:我们可以用橡皮泥做!一边的孩子说:那用彩纸和轻泥更好啊!于是几个孩子纷纷开始操作起来。

案例分析:

孩子们自己发现颜料和蜡笔无法进行上色,所以选择了轻泥作为装饰的材料,通过探究知道了粗糙的丝瓜络不适合进行上色。将轻泥进行装饰,孩子们做出来的装饰十分好看,孩子们果断放弃了上色改为了装饰,这样的灵活转变是值得表扬的。

讨论与思考:活动后,几个孩子展示了自己装饰的丝瓜络,开心极了,这时候,有个孩子说:这还能举着,也太好笑了吧。有孩子跟着说:像条鱼!还像个棍子!”“不,像奥运火炬!说着说着开始想象起来了。孩子们积极地说下次他要拿丝瓜络做什么蘑菇、火箭、雨伞,五花八门,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实录

今天的美工区几乎人手一个丝瓜络,大家手里拿着彩纸、轻泥开始自己的独门创作。孩在做火炬和火箭,女孩偏爱做蘑菇和面包。女孩把一个个小装饰放在丝瓜络上,一会会一个蓬松又好看的面包就出现了。男孩则是将丝瓜络竖着,红色的祥云图文进行装饰,做出奥运火炬。孩子们的想法各不相同,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同。

案例分析:

孩子已经学会自己将一个材料进行挖掘,利用自己的想象,借助其他的工具进行创作,这样自发且自由的创作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进行干预和指导了,孩子们自己会一直不断发掘新的玩法和创意。

讨论与思考:这次的讨论孩子们都津津乐道于自己的作品,又起了好听的名字又有奇妙的创作灵感,但是我抛出了难题:如果丝瓜络不用来拓印,也不用来装饰,还可以怎么玩?孩子们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于是我让孩子们想一想平时我们有哪些工具和创作手法?说到海绵滚轮的时候,孩子们纷纷说:丝瓜络也可以蘸了颜料滚!以前我们只是用了切面拓印,丝瓜络的表面也可以滚,这样也可以有特殊的纹理。说到撒盐法的时候,孩子们说可以将丝瓜络放在有稀薄颜料的纸张上,或许干了也会有特殊的样子。还有浸染,也可以试试,能不能将丝瓜络进行染色。还有将丝瓜络剪成不同的形状进行创作。

于是我们约定下一次继续探究丝瓜络的奥秘。

案例感悟:

在实践中,通过幼儿良好的美术行为表现可知,自然材料、废旧材料的美术表现题材与活动十分有助于幼儿美术活动爱好的养成。在美术活动中贯串以自然生态为取向,幼儿能感受的更深入更直接。通过本身的体验,积累起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引导幼儿自愿地表现,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动力也就越充足。孩子在园完成了同种材料、不同方式的制作,孩子们也知道了随时随地做一个有心人,抓住每一个材料创作的好机会。

幼儿美工区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丰富、多样化的美工游戏激发幼儿与材料互动,在自由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提高创造与审美能力。我们运用了班级常态下美工区游戏案例组织幼儿探讨,通过丝瓜络这一个材料引发孩子观察、分析、反思,探究出如何多样化使用游戏策略。这样的学习其实还是需要继续挖掘,将一样材料的使用价值最大限度的呈现到孩子面前。

另外通过其余材料的补充,我们可以接着投放更多的材料,让孩子们利用新鲜材料与旧材料进行结合,发掘出更有创意的方式,虽然短短几次的游戏,却看得出孩子挖掘的思路由单一的拓印逐步改变的过程,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过于退缩,而是立马通过观察,想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改变思路,勇于创新。

随着大班孩子不断长大,我们会提供更多自然物,让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物带来的乐趣,更发现自然材料的多种可能性。孩子们从一个小小的丝瓜络出发,带给我们无数的灵感,让我们感受到了最最简单朴实的东西在孩子们的挖掘下都会闪闪发光,或许平时我们忽略了太多的教育契机,让孩子错过了很多发挥的地方,接下来我们需要更多观察孩子们的创意,仔细抓住孩子在一点一滴中的闪光点,并且努力把这样的闪光点放大,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希望这样的灵感和火花不断。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挖掘丝瓜络的多种用法,将材料的使用发挥到最大化。通过不同的技巧、手法和美术方式,将丝瓜络作为工具、创作本身或者是创作的一部分投入作品。让幼儿不必拘泥于材料的使用方式或者局限于材料本身的缺陷,虽然可能作品并不是很美观,或者过程中会有很多弯路,但是孩子们都很享受这样探究的过程,我们可以放慢脚步,让孩子多多体会自己努力、自己尝试,失败后再想办法的过程,而不是过多告知他们不可行,让孩子自己掌握探究的选择权,真正进行探究。

1

版权所有: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昆山市富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