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首页 > 信息详情

课题观察案例2
[发布时间2022年7月5日]

十四五苏州市立项课题《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本土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实践课

摇摇乌篷船

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 计好好

案例背景:

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一个地方独特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是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应从孩子们熟悉的乡土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因地制宜的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其深入的感受本土文化,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千灯作为江南水乡古镇,摇摇乌篷船是我们的儿时回忆,可是对于如今的孩子们来说可能并没那么深有感触,可是玩泥是孩子的天性,一团团橡皮泥在孩子们手中变换着、创作着、游戏着,是最能锻炼孩子动手和动脑的一种创作方式。于是我便想到了通过泥塑活动让孩子对于我们的本土文化有新一步的了解认识与喜爱。

案例描述:

在本次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千灯古镇的乌篷船。引导孩子们观察乌篷船的特点,经过观察、比较、交流、总结,孩子们能总结出本次制作要的船有船底(身)、拱顶、渔夫、船桨 

通过观看泥塑乌篷船的制作视频,孩子们了解了基本的制作步骤首先是制作船身,用手团轻泥,然后捏成长方形,一个船身就做好了。(主要是搓和捏的方法)接着,做船身和船面,我们选取一块大的轻泥把它压扁,然后用手分割整齐。(主要是压和切割的方法)制作船桨,要搓很多小圆球,几根小树枝搓几个,然后把搓好的小圆球插在小树枝上,这样船桨就做好了(主要是搓的方法)        

实录一:

只见邬艺灵、陈芯羽、毛茹玥等几个小妹妹,一边说着自己自己想做几艘小船,一边动手在揉搓着,陈芯羽拿了一小块轻泥,开始揉了一个圆但是,小班小朋友使用轻泥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取了很少的量,揉出了几颗小汤圆,我鼓励她们大胆一点,多取一些,这样子才足够做船身。揉搓圆的时候要将它搓的圆润一点。经过指导后,小朋友们的进步了许多。                   

案例分析:

本活动是在幼儿了解了乌篷船的各种特点进行的,因此幼儿对于乌篷船有了更多的认识,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完成,因此之前进行了一系列的示范。对于陈芯羽她们几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此次活动并没有什么难度。其实,可以对这些孩子提出更高的制作要求,比如,让他们把船身捏的更精细光滑一点,或者尝试不同形状的船身,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发展。

及时调整: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给予更高的要求,让他们能够更充分的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而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提供一些磨具,让他们进行简单的按压制作。并且在活动的最后可以让幼儿能够更自主的分享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作为教师,要及时关注到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细致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有参与感。

实录二:

今天的活动,让幼儿用轻泥制作乌篷船,制作效果非常的好,幼儿在学会了搓圆、搓条的基础上,都能够根据视频中以及老师的实操指导下,将乌篷船的顶压扁,弯出弧度,黏在船身上,这样子一个船的雏形就有了。

钱聿扬小朋友的弧形弯的特别漂亮,他激动地将他的作品举给我看。老师,我这样做对吗?”“恩,你的船篷完成的很漂亮,厉害!做的很像呢!

案例分析:

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来制作属于自己的乌篷船,特别是个别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在所观看到的基础上,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喜好,来制作不同形状有自己想法的,每个孩子都很好的参与到了活动中,玩的不亦乐乎。

及时调整:

本次活动还是非常成功的,孩子们都愿意自己动手发挥,什么形状的都有,不过我发现孩子们制作的都比较拘束,比如用泥量少,捏的形状不够大胆明显,在连接船身的时候不是很会连接,将泥大量的到了,导致稍微变形。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能及时观察到,并且帮助他们稍作修改,或者请动手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去帮助。这样也可以增强小朋友们的自信心与团结合作的能力。

实录

制作渔夫时,很多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去制作渔夫的手呢?桨又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呀,就像计老师之前教你们的雪人,一大一小的两个圆球是身体,小圆片是帽子,两根粗粗的面条是手,只要把雪糕棍怀抱在手里,就完成啦!。通过我帮助他们回忆之前的《雪人》轻泥作品,他们立马我知道怎么做啦!”“我会!行动了起来。 

案例分析:

在已有的相关的玩泥基础上,小朋友们还是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每一个幼儿,视幼儿为活动的主人,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有创造力的个体,从而获得心理安全。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提示都能启发幼儿想象,帮助幼儿进一步完善作品或克服困难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评价时,孩子的作品尽管有些很不成熟,但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及时调整:

我们的乌篷船完成之后,孩子们发现背景空空的,问我:老师,我可以给我的船边画上水吗?其他孩子也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自己也想要画其他东西。此时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思维是发散的,是富有创造力的,我鼓励他们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上美丽的背景。孩子们十分高兴的去为自己的作品画龙点睛。   

案例感悟:

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孩子对乌篷船的了解和认识,在欣赏乌篷船的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了轻泥和图案的美丽。幼儿创作的乌篷船各不相同,但在孩子们看来,自己的作品都很美。从生活中最熟悉、最简单的物体入手,让孩子掌握单个形体的基本捏法。模仿不是创造,要促进孩子创造力发展就要少给他们提供模仿范例。聪明的老师不能只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而要灵活运用教育技巧,激发孩子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即猜测孩子在想些什么,琢磨出他们的思维处于什么阶段、思维活动中还存在什么矛盾。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根据孩子思维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鼓励其自己操作。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都是把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物体安排在同一个主题单元里进行练习。

通过学习、讨论、尝试、评价等过程将心中美好的事物以立体形式表现出来,让思维产生兴趣和冲动。在兴趣和冲动中开始了创作游戏,他们通过游戏泥工,将天真浪漫的造型带入自由创作中。用这种媒介记录对生活经验的感受,使其真正成为开启幼儿智慧大门的钥匙,这便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泥工制作活动的意义所在。

1

版权所有: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昆山市富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