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首页 > 信息详情

课题观察案例1
[发布时间2022年7月5日]

十四五苏州市立项课题《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本土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观察案例

古镇风光好,石木韵无穷

——浅析美工区活动中的幼儿行为观察与回应

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  谢晴

【背景与起源】

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7)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土化资源,拓展美工区活动的形式,丰富美工区活动的素材,实现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我园地处古镇千灯,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头在千灯河道、大街小巷是比较常见的,并且是数量较多、幼儿熟悉的本土化资源。在千灯老街有一个叫奇石馆的景点,这个馆内存放着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奇特石头,石头质地不同、形态各异,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和地域性。千灯古镇上的小桥流水人家、高塔石街古刹……都深深照映在每一个千灯人的心中。因此,以千灯本土文化背景为创意基石,利用石头、木片、刷子、棉签、纸巾、水粉颜料等材料进行对古镇风光的艺术创作。

一、稚嫩童心,绘出风景

【观察记录一】

今早8:00幼儿来园后,在美工区中,我跟孩子们一起欣赏了古镇美好风光。王沐妍说:我认识,这是秦峰塔。胡嘉奕说:这两顶桥,我走过。孩子们纷纷议论起自己知道的古镇建筑。于是,我建议到:你们想不想画一画古镇美景呢?孩子们纷纷同意,利用彩纸、蜡笔对古镇有了一次初步创作。刘旭尧说:老师,我会画桥,但是秦峰塔我不会画。在这期间,不断地有孩子向我提问、求助,于是,我根据幼儿的需求,出示具体建筑图片,对塔、桥、房子、乌篷船等物体进行了一次次有目的的指导。

【观察分析一】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于千灯风景既熟悉又亲切,活动内容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与兴趣。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桥的画法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塔、房屋、石板街、船等事物的画法,孩子们缺乏经验,因此我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并且为了不限制幼儿的思想,并没有出示画法例图,尽量让幼儿观察实物,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

【反思与调整一】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尊重幼儿的发展基础与个性差异,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本次绘画活动中,根据幼儿的绘画情况可知幼儿的绘画内容较为单一,主要是桥和塔,因为这与他的认知经验以及教师引导有关。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的开阔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尝试突破已有经验,愿意学习新的绘画技能,同时注意引导的方式,图片欣赏、线条画法、版面构图等方面来指导幼儿。

二、色彩渐变,规律之美

【观察记录二】

室内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被新投放的石头、原木片吸引了,这次美工区创作的主题依然是古镇风光,但是孩子们看到大石头就跃跃欲试,非常兴奋。刘旭尧说:老师,这个石头要用来干什么?姚筱芊说:老师,这个是木头吗?我们今天是不是要在木头上画画?朱若妤说:老师,我们可以自己选用什么画吗?于是,我满足了孩子们的要求,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看一看、摸一摸这些材料,交代要求后,让幼儿进行创作。在活动中,我跟孩子们介绍了色彩渐变,让幼儿通过不同颜色的有规律组合感知色彩之美。刘旭尧利用白色、绿色颜料在石头上用刷子从上至下将颜料刷开,王沐妍利用钴蓝、淡蓝、白色进行了一次色彩的渐变。孙欣妍在刷色彩的时候把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她说:老师,我就想多画一些粉红色。颜色的渐变有些不明显。孩子们的脸上充满了愉悦、新奇。在最后,我鼓励孩子们利用纸巾进行擦拭,让色彩更为均匀,为下一次的操作做好准备。

【观察分析二】

在本次活动中,我投放了石头、原木片、颜料、刷子、棉签等材料,孩子们对于比手掌还大的圆形木片、灰色石头感到兴奋,在活动开展前,我让孩子们对材料进行一个感知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介绍色彩渐变这一环节,可见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是较强的,颜色从浅到深、从深到浅,以及相同色系的搭配等,都一一在石头、木片上展现。在最后的擦拭环节,有的孩子显得小心翼翼,生怕把颜色弄混了,从上到下横着擦拭,让石头、木片显示出色彩的意境美。

【反思与调整二】

在这一环节,孩子们初次接触色彩渐变这个概念,但是孩子们很快能领会。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其他色彩技能的学习,如不同色系搭配、色彩调和等,让石头、木片大放异彩。在刷色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利用颜料的机会较少,因此有些不熟练,或者有自己的想法只刷一种底色。我想作为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自我追求,尽量通过不同的指导方法和艺术创作点,让幼儿在艺术创作中大胆、自信、创造美、欣赏美,即使只是一次简单的上色,但也能让幼儿的作品达到一定的效果。

三、古镇风光,趣味无穷

【观察记录三】

大家都按照已有经验进行创作,孩子们用纸巾抹匀色彩之后开始用刷子进行画面描绘。金予瑞的画面主题是桥,虽然石头比较小,但是他把桥的细节描绘了出来,并且形神并存,刷子用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刘旭尧利用棉签进行点画,我轻轻地问他:你在点什么呢?他说:我在画油菜花呀!我表示对他的认可。朱若菡也在认真的创作,她和我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塔,是不是很像,但是我不会画船,你能教我一下吗?于是,我对孩子们进行了再一次的指导。在石头上、木片上出现了塔、桥、船、太阳、大树、南瓜、小鱼等景物。

【观察分析三】

在描绘画面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景物的创作是比较单一的,由于画面大小的限制,虽然只是一座塔、一座桥、一座房子的描绘,孩子们还是很投入、认真,并且进行不同景物的添画。还有的孩子,利用棉签点出了不同的画面,让人浮想联翩,阳光、树叶、河水等,呈现出意境美、色彩美。

【反思与调整三】

对于色彩的认识、组合,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来实现,不仅仅是石头和木片,如:树叶、树枝、纸板等。对于古镇画面的呈现,也可以用扇、布、宣纸等材料作为一个基础材料,这样可以突破画面大小的限制。根据幼儿创作的画面内容,在今后可以深化幼儿对千灯本土文化的认识,教授其不同程度的绘画技巧,以及通过欣赏来丰富其创作内容。

【观察感悟】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愉悦感是我最为感到欣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让幼儿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节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通过一次美工区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千灯风景的美妙、自然材料的特性、色彩渐变的趣味,妙趣横生。孩子们都向我表示,还想要参加一次。对此我想说:孩子们,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老师将选择投放更多的工具和本土化材料,以满足你们的好奇之心、探究之欲,打破画面格局,突破色彩搭配,给予你们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

1

版权所有: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昆山市富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